內蒙古樞紐節點
作為“東數西算”工程八大算術樞紐之,內蒙古樞紐規劃設立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邊界為和林格爾新區和集寧大數據產業園。充分發揮集群與京津冀毗鄰的區位優勢,打造“東數西算”的國家北方算力中心,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為京津冀高實時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援,為長三角等區域提供非實時算力保障。
和林格爾集群
內蒙古樞紐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邊界為和林格爾新區和集寧大數據產業園。和林格爾新區憑借良好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被國家有關部委確定為國家火炬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作為內蒙古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區,正在多向發力,著力打造“東數西算”的國家北方算力中心。
寧夏樞紐節點
作為“東數西算”工程8大算術樞紐之一,寧夏樞紐將立足全區數字經濟“一帶一核一節點多區聯動”的總體格局,打造沿黃流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帶,建設銀川數字經濟創新總部核心,依托中衛現有數據基礎條件,高質量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中衛數據中心集群,推動石嘴山數字制造聯動區、吳忠數字農業聯動區、固原數字生態聯動區多區聯動,加快區域內算力調度體系建設,構建區內“數據循環生態”。
中衛集群
寧夏樞紐規劃設立中衛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邊界為中衛工業園區西部云基地。中衛數據中心集群將充分發揮本區域在氣候、能源、環境等方面的優勢,符合新型數據中心發展要求,并明確了起步區建設目標,逐步落地重點建設項目,先行探索東西部算力協同機制,積極承接東部算力服務,加強與甘肅、內蒙古樞紐的密切協作,聯手打造算力“金三角”。
甘肅樞紐節點
甘肅省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之一,充分發揮本區域在氣候、能源、環境等方面的優勢,將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建設以綠色、集約、安全為特色的數據中心集群,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慶陽集群
甘肅樞紐節點設立慶陽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邊界為慶陽西峰數據信息產業聚集區,充分發揮本區域在氣候、能源、環境等方面的優勢,著力打造以綠色、集約、安全為特色的數據中心集群,重點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的算力需求。
成渝樞紐節點
成渝樞紐規劃設立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和重慶數據中心集群。其中,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為成都市雙流區、郫都區、簡陽市。重慶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為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新城、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兩個數據中心集群,通過優化算力布局,平衡好城市與城市周邊的算力資源部署,實現與“東數西算”銜接。
天府集群
天府數據中心集群作為成渝樞紐節點規劃之一,起步區為成都市雙流區、郫都區、簡陽市。為積極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天府區將搶抓“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推動數據中心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建好天府數據中心集群。
重慶集群 重慶數據中心集群作為成渝樞紐節點規劃之一,起步區為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新城、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積極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成渝國家樞紐節點(重慶)建設,重慶將搶抓“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推動數據中心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重慶市打造智慧名城、智造重鎮。
貴州樞紐節點
貴州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算力樞紐節點之一,將充分利用貴州的數據中心和算力資源,構建貴州與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大數據中心集群的算力資源輸送通道,有效承接東部算力需求,并將發達地區的大數據相關業務轉移到貴州,實現“東數西算、云網聯動”,助力貴州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
貴安集群
貴安數據中心集群以加強頂層設計和積極吸引相關產業項目落地為抓手,將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抓緊完成起步區建設目標,形成一批“東數西算”的典型示范場景和應用,安全技術、措施和手段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做大做強貴安數據中心集群,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長三角樞紐節點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對長三角樞紐節點規劃設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數據中心集群和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將圍繞兩個數據中心集群,抓緊優化算力布局,積極承接長三角中心城市實時性算力需求,引導溫冷業務向西部遷移,構建長三角地區算力資源“一體協同、輻射全域”的發展格局。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集群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為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建設內容涵蓋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建設、網絡服務質量提高、算力高效調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高質量滿足“東數西算”業務需要,形成一批“東數西算”典型示范場景和應用。
蕪湖集群
蕪湖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為蕪湖市鳩江區、弋江區、無為市。處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中部崛起兩大國家戰略覆蓋范圍,是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重要節點城市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對長三角中西部地區輻射作用明顯,將抓緊優化算力布局,積極承接長三角中心城市實時性算力需求。
粵港澳樞紐節點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將全力打造輻射華南乃至全國的實時性算力中心,建設區域高速互聯、智能高效的算力及數據資源協同調度體系,打造示范引領的大灣區數據融通戰略樞紐,并推動大數據賦能工業、農業、服務業轉型升級,建成全球一流的大數據流通治理和創新應用高地。
韶關集群
粵港澳樞紐韶關集群起步區邊界為韶關高新區,將圍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抓緊優化算力布局,承接廣州、深圳等地實時性算力需求。在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的結構上,將支持發展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內容將涵蓋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建設、網絡服務質量提高、算力高效調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
京津冀樞紐節點
京津冀地區是中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最大的區域,占中國IDC市場總規模的1/3以上,京津冀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之一,為京津冀地區數據中心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國IDC圈將全方位展現京津冀算力產業發展狀況,共探京津翼如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張家口集群
京津冀樞紐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為張家口市懷來縣、張北縣、宣化區,主要任務為積極承接北京等地實時性算力需求,引導溫冷業務向西部遷移,構建輻射華北、東北乃至全國的實時性算力中心。
東數西算 ,即東數西算工程,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2022年2月,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簡單地說,就是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
“東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東數西算”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
2022年3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的計劃報告提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數字時代正在召喚一張高效率的“算力網”?!皷|數西算”是把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打通“數”動脈,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既緩解了東部能源緊張的問題,也給西部開辟一條發展新路。